专家:国企估值偏低 亟需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
炒股就看,专家值方权威,国企估值国企专业,偏低及时,亟需全面,完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契合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时指出,特点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专家值方认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企估值国企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偏低也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亟需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完善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契合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特点专家表示,随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专家值方深入推进,市场生态明显改善,上市公司优质优价进一步凸显,炒小炒新炒差现象显著减少。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是A股市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当前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显著低于A股总体水平的14倍。我国亟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完善契合各类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当前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国企市盈率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易会满指出。 近年来,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总体经营稳健、发展较快,但与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反差较大。统计数据显示,从估值水平看,2020年以来国有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呈明显下降态势,当前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不足8倍,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显著低于A股总体水平的14倍。金融业上市公司估值相对更低。2022年10月末,金融业上市公司整体市净率0.5倍,特别是上市银行市净率为0.4倍,创下历史最低值。目前,九成以上上市银行“破净”,银行估值水平在31个行业中排名垫底。 指出,我国亟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市场要成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好帮手”。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要能更好的符合以下国家战略:持续升级资本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枢纽”功能;完善契合国有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更好体现国企的内在价值,扭转当前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多因素导致国企估值偏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银行估值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上市公司自身看,有的公司对市值重视不够,加上股份回购或增持还存在一些制度机制约束,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 从市场参与方看,一些投资者对中国国情市情缺乏深入思考,缺少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系统研究,对近年来国资国企改革显著成效关注不够,对国有经济强大制度优势的理解不深,简单照搬境外市场的估值理论、方法和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投资机构一般以股息率衡量银行股投资价值。目前,我国上市银行股息率为5.15%,远高于A股市场1.8%的平均水平。国际比较看,目前美国上市银行市净率为1.29倍,但其股息率仅为3%;日本上市银行市净率长期徘徊在0.5倍左右,但股息率持续低于4%。 展望后市,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受经济下行周期等因素影响,银行等国企股短期估值受到拖累,未来银行等国企股估值一定会有所修复。中泰证券认为,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优质龙头或更受到资源倾斜。这其中,央企龙头尤其值得关注。重点关注2020年-2021年做过股权激励,且受益于中央财政密集发力领域的高分红(红利指数)央企,基于稳增长及低估值修复的逻辑,高股息且业绩稳定的央企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定价权 业内人士认为,扭转国企大幅“折价”趋势应从两方面出发,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定价权。 一方面,建议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专业机构投资者,要加强对企业的调研了解,牢固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避免简单套用,不断完善契合国有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市情的估值定价理论体系。 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建议,应充分考虑行业间业务模式的不同,灵活引入多种估值方法。例如对于财富管理和零售转型中的银行板块,可以考虑对重资本的传统业务采用PB估值法,对轻资本的新业务采用PE估值法。此外,采用适当的估值模型。例如在企业盈利改善、利率中枢上移的经济复苏期,推荐使用PEG模型;在盈利见顶回落、利率处于高位的紧缩转折期推荐使用股债性价比模型;在盈利增速大幅下滑、利率处于低位的下行期,推荐使用DCF估值模型。 “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传统估值模型,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比如,引导市场逐步认可ESG估值理念、社会责任等指标将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央企资产,对提升央企估值水平将有较大帮助,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另一方面,各有关方面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自身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市场展示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积极成效,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现良好发展态势和长期投资前景。 国资委已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强化资本运作,实现动态优化;强化上市公司管理,提升市值和价值创造能力。 为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定价权,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的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以下简称“国新央企综指”,指数代码932004.CSI)近期正式发布。据悉,后续还将推出能源、科技、股东回报等“N”系列主题指数,全方位树立央企资本市场风向标,助力中央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要素配置功能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蒂森克虏伯田昊:氢能助力能源、工业绿色发展 数字化平台联通绿氢上下游协同降碳
- 信贷向好,社融回暖
- 商务部:动态跟踪粮油、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库存和保障情况
- 又减了!国有大行网点数量和员工人数大幅缩减的背后→
- 央行:8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82亿元
- 央行:3月末上海本外币贷款余额9.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2.1%
- 乌克兰最高拉达收到有关禁止在媒体及公共场所播放俄罗斯音乐的提案
- 普京:基辅已脱离此前共识,俄乌谈判陷入僵局
- 人民银行拟规范金控公司关联交易
- 长春:净月高新区、长春新区、经开区等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 段先念退场华侨城
- 俄白两国总统会面 访问东方航天发射场
- 富德生命人寿全面启动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
- 京东云发布云电脑,保障业务弹性开展还可实现精细化运营
- 日产、NASA强强联手:开发EV固态电池 目标15分钟充完电
- 国家卫健委:以快制快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北京市北交所上市公司13家 城市排名全国第一
- 俄白两国总统抵达东方航天发射场
- 国海策略:稳增长政策宽松力度确认 美联储缩表将至未至
- 疫情防控第三条路可行吗?吴尊友: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
- 搜索
-